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兼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羽
项目
以美元计,8月出口同比+7.1%,预期+13.5%,前值+18%,以人民币计价,8月出口同比+11.8%,前值+23.9%。
以美元计价,8月进口同比+0.3%,预期+1.6%,前值+2.3%,以人民币计价,8月进口同比+4.6%,前值+7.4%。
主穴
1月和8月是出口的拐点吗。
8月出口增速降至10%以下在地区层面,对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在商品层面,除手机因基数较低而实现快速增长外,几乎所有商品出口均出现下降
首先,8月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内供应因素的影响8月,高温天气带来四川,重庆等地工业限电,上述地区是我国光伏和机电产品的主要生产中心与此同时,8月份国内疫情再度反弹比如义乌实行10天静默管理,但目前正处于海外圣诞订单高峰期,可能也会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展望未来,高温和疫情可能是暂时的影响,未来对出口的影响可能会消退
但与此同时,海外需求不足对出口的影响确实需要警惕一方面,美欧居民消费下降,企业补库存进入尾声,外需下滑趋势明显另一方面,通过观察统计公报公布的典型商品的量价变化可以看出,8月份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铝,铝,鞋靴等商品的出口量实际上拉动了出口,但8月份这类商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而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商品本身出口量增长乏力,8月份出现进一步下滑因此,展望未来,海外需求较为明确,可能对出口构成压力
此外,下半年基数高企本身也会拖累出口增速简单估算,8月份基数因素拖累3个百分点左右,9—10月份基数因素可能拖累出口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11—12月份可能拖累10个百分点以上
因此,整体来看,在低需求,高基数的影响下,出口增速可能很难回到9月份以来的10%以上。
2.欧洲能源危机或出口的结构性机会
尽管8月份出口总量大幅下降,但在结构层面可能仍有亮点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能源供应不足在此背景下,欧洲对能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可能会转移到中国,这将成为中国出口的另一个支撑此外,今年欧盟从中国进口数据的变化可能会验证这种需求转移
首先,欧盟有哪些高耗能行业根据OECD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各行业的能源投入占总产出的比例,能源投入比例超过制造业整体平均水平的行业可以归为高耗能行业,具体包括化学化工产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具制造和其他制造业
其次,HS两位数代码口径计算显示,今年欧盟自中国进口增速明显提高其中,第6类,第16类,第15类,第20类都属于欧盟的高耗能产业,其需求在能源危机下确实可能外溢到中国同时,2022年,欧盟在中国上述商品出口中的比重并不低,分别占30%,21%,15%和19%,即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率达到3%左右
计算上述行业的哪些子产品在进一步的4位编码口径下有需求溢出计算化学产品:仅含氮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贱金属及其制品:铝板,镁及其制品,不锈钢/铁扁轧制品及其他钢铁制品,机电产品:半导体器件和光敏半导体器件,蓄电池包括隔膜,杂项产品:在能源危机下,对玩具,家具和其它子类别的需求溢出到了中国其中仅含氮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和光敏半导体器件,包括隔膜在内的蓄电池占比最高,或是欧洲能源危机下中国出口的结构亮点
风险:海外需求下降超过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8月是出口的转折点吗。总量或拐点
8月出口增速降至10%以下在地区层面,对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在商品层面,除手机因基数较低而实现快速增长外,几乎所有商品出口均出现下降
首先,8月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内供应因素的影响,高温+疫情干扰了8月份的外贸活动一方面,8月份的高温天气带来了四川,重庆等地的工业限电,而成都和重庆海关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左右产业结构以机电产品和上游原材料为主,工业生产受限对相应产品出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8月份国内疫情再度反弹比如义乌实行10天静默管理,现在正处于海外圣诞订单高峰期,可能也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活动产生影响展望未来,高温和疫情可能是暂时的影响,未来对出口的影响可能会消退
但同时也要警惕海外需求不足对出口的影响:美欧居民消费下降,企业补库进入尾声,外需回落趋势明显一方面,在美欧高通胀下,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一直低于趋势值,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居民消费增长乏力另一方面,目前美国企业的实际库存已经达到历史峰值,存销比开始上升,企业补库存的空间有限
而通过观察统计公报公布的典型商品的量价变化,也可以看到8月份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铝,铝材,鞋靴等商品的出口量实际上拉动了出口,但在8月份,这类商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而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商品本身出口量增长乏力,8月份出现进一步下滑展望未来,由于海外需求下行趋势相对明确,即使后续价格仍处于高位,数量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仍可能持续
此外,下半年基数高企本身也会拖累出口增速2021年9月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保持在20%左右的高位,带来了较高的出口基数简单估算,如果9月份的出口量等于2022年5—8月份的平均值,2022年9—10月份的基数因素可能会拖累出口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11—12月份的基数因素可能会拖累出口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
因此,整体来看,在低需求,高基数的影响下,出口增速可能很难回到9月份以来的10%以上。
欧洲能源危机或出口的结构性机会
虽然从总量上看,8月出口明显下降,或标志着出口拐点的出现,不过结构层面可能还是有亮点的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能源供应不足在此背景下,欧洲对能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可能会转移到中国,这将成为中国出口的另一个支撑此外,今年欧盟从中国进口数据的变化可能会验证这种需求转移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欧盟有哪些行业是高耗能行业根据OECD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能源投入占各行业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以焦炭和成品油,电力和能源产品作为能源投入,计算各制造业的能源投入比例,将能源投入比例超过制造业整体平均值的行业列为高耗能行业可以看出,欧盟的高耗能行业包括焦炭和成品油,化学和化学制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具制造和其他制造业
其次,我们来看今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增速这里,我们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分别计算2022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速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复合增速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各类商品对进口增速的拉动率对于2022年进口增长拉动率与2021年进口增长拉动率相差较大的商品,说明2022年由于能源等问题的需求转移程度会更高可以看出,在HS两位数编码口径下,第6类,第16类,第15类,第12类商品的进口需求,),第20类,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17类(车辆,船舶及运输设备)有所转移
其中,与欧洲能源问题关系不大的商品有:鞋,帽,伞等第12类,而第11类纺织原料和纺织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益于今年以来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和社会需求的改善但中国上述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
第17类车,船,运输设备主要受芯片短缺和全球供应链周转效率低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
第6类,第16类,第15类,第20类的商品在欧盟基本属于高耗能行业,其需求在能源危机下确实可能外溢到中国同时,2022年,欧盟在中国上述商品出口中的比重并不低,分别占30%,21%,15%和19%,即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率达到3%左右
最后,在上述2位编码商品中,进一步拆分出4位编码商品,哪些子商品是能源危机下的出口需求溢出,数据处理方法与2位编码相同。你可以看到:
第6类化学品中具有需求溢出的主要商品有:仅含氮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其2022年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拉动率比2021年高出6.7个百分点,是受能源危机影响最大的商品,
有外溢需求的15贱金属及其制品主要商品有:铝板,镁及其制品,不锈钢/铁扁轧制品和其他钢材。
在第十六类机电产品中,具有需求溢出效应的主要商品是半导体器件和光敏半导体器件,以及包括隔板在内的蓄电池2022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拉动率比2021年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成为受能源危机影响的第二/第三大商品此外,对变压器,电视,电脑以及各种办公电子产品如零件,阀门,集成电路的需求也有外溢
第20类杂项产品中有溢出需求的主要商品是玩具,家具,灯具等。
进出口子数据
出口:8月份出口大幅下降。
1.出口趋势
8月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但出口额仍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以美元计,8月出口同比+7.1%,预期+13.5%,前值+18%,以人民币计价,8月出口同比+11.8%,前值+23.9%
2.出口区域
8月中国对美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对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出口增速依然不弱8月中国对多数经济体出口增速较7月放缓,其中对美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纪录为—3.8%,前值为+11%但对欧盟,东盟,印度,巴西出口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创下+9.9%/+25.1%/+15.9%/+22.9%的纪录
3.出口商品
8月份,机电产品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最大,同比出口增速为2.5%,较前值大幅回落5.1个百分点,贡献了8月份出口增速回落的近50%。
其中,电子产品出口继续走弱,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0.9%,较前值继续回落0.6个百分点,从结构看,8月份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0.8%/—0.5%,较前值回落0.6/0.7个百分点,8月手机出口回暖,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0.5%,较前值高0.9个百分点。
8月汽车出口小幅放缓,8月出口整体同比增速为1.1%,较前值低0.2个百分点从结构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分别为+0.8%/+0.3%,较前值下降+0.2/—0.3个百分点
此外,统计快报披露以外的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降,8月出口整体同比增速为2.8%,较前值提高4个百分点。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拉动8月出口同比增速0.9%,较前值回落2.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仅次于机电产品从结构看,8月份塑料制品,箱包,纺织品,服装,鞋靴和玩具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0.1%/0.2%/0%/0.3%/0.3%/0%,较前值分别回落0.5/0.2/0.7/0.8/0.3/0.4
房地产周期后,产品出口继续回落,8月出口整体同比增速分别为—1%,较前值继续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
基本金属产品出口增速继续放缓,但仍处于高位总体来看,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1%,较前值低0.5个百分点其中,7月钢铝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0.9%/0.1%,较前值低0.3/0.2个百分点
进口:进口增速继续低于预期。
1.进口趋势
8月进口增速低于预期,也弱于历史平均水平以美元计价,8月进口同比+0.3%,预期+1.6%,前值+2.3%,以人民币计价,8月进口同比+4.6%,前值+7.4%
2.进口地区
8月,来自欧盟和日本的进口有所改善,而来自其他地区的进口疲软8月份,中国自欧盟和日本进口的同比拉动率分别为0.3%/—0.6%,较前值上升1.2/0.1个百分点,美国,韩国,东盟等地区进口同比拉动率分别为—0.4%/—0.6%/0.7%/0.9%,较前值回落0.2/0.6/0.6/0.6个百分点
3.进口货
8月份,大宗商品进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录得—0.8%,较前值回落1.8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原油,煤炭,褐煤,铁矿石,铜矿对整体进口增速的拉动率分别为+2.8%/+0.4%/—4%/+0.1%,与前值相比分别为—0.9/其中,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双双下跌,进口量同比—9.4%/—35.4%,进口价格同比分别+41.2%/+35.2%,煤炭和褐煤量价齐升,进口量/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为+5%/+25.8%,铁矿石量价双双下跌,进口量/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为—1.3%/—45.9%
电子产品进口继续大幅回落,8月整体进口同比增速为—2.8%,较前值回落1.7个百分点分商品看,8月份集成电路,计算机及零部件,液晶显示面板对进口的拉动率分别为—2%/—0.5%/—0.3%,较前值回落1.6/0.2/0.1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略有改善,8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6%,较前值提高0.5个百分点商品方面,飞机和汽车对8月进口的拉动率分别为—0.1%和+0.4%,较前值提高0.2/0.6个百分点
贸易平衡:8月份贸易顺差小幅收窄
8月贸易顺差收窄,以美元计价的贸易顺差793.9亿美元,预期值963.7亿美元,前值1012.6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顺差5359.1亿元,前值6826.9亿元
具体可参考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8日发布的报告《欧洲能源困境对中国出口的优势——8月进出口数据回顾